教育科研实施方案(精选21篇)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
科研兴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开展务实、有效的教育科研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搞好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进一步巩固珠心算、幼儿快速识字实验课题成果,通过深入分析、调研、考察、论证,现结合原拟定的《盘县徐霞客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盘县徐霞客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徐霞客小学教育质量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拟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望全体教师遵照执行。
一、教育科研组织及职责
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科研课题审核小组和考核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调控,经费落实,措施保障,科研督导。
组长:黄莹
副组长:谭波
成员:张桂莲唐映琼桑秀元林安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长:谭波
副组长:张桂莲肖雯霞
成员:叶协赛苏向花花照红
(三)科研课题考核小组:负责各科研课题的日常检查、阶段性考核、评估。
组长:黄莹
副组长:谭波张桂莲
成员:唐映琼林安肖雯霞叶协赛苏向花花照红
二、目的任务
巩固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开辟新的科研领域,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对象要求
40以下的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其余教师可取其自愿参加。每人结合自己的学科和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地自主确定一个科研课题开展教育科研,或从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提供的备选课题中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学校已经指定课题的教师不再选取其他课题)。
四、科研课题:
1、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市级课题,具体要求详见《盘县徐霞客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已经安排参加实验的班级的语文教师该课题为必选内容);
2、“三算”结合教改实验(幼儿班珠心算教师必选课题);
3、幼儿快速识字实验(幼儿班识字教师必选课题);
4、美术作文(一至三年级未要求参加其他课题的语文教师必选课题);
5、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6、XX年级XX科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7、教师结合实际自主确定的其他科研课题。
五、课题申请、立项
(一)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每年根据课题申报情况拟定《课题指南》。教师依据《课题指南》填写《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完成课题设计,报学校科研课题审核小组。
(二)每项课题确定负责人1名,每一负责人在同一时间内只主持一项研究课题,但每人原则上允许参加两个课题(一项主持,一项参加)。
(三)科研课题审核小组对上报的研究课题进行审核和立题论证。经确认和批准后确认为校级课题。
(四)学校每年在已经立项的课题中遴选优秀课题申报上级课题。
六、课题实施与管理
(一)凡经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必须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设计》认真开展研究。
(二)科研课题考核小组及时跟踪课题研究情况,具体业务由教导处负责。各课题组应密切配合,积极接受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研究,加强指导,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经批准后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修改研究内容、进度、技术指标和变更研究人员、必须提出报告,没有书面报告或已报告而未经批准的各课题组不得随意自行修改或变更研究计划。
(四)为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将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或选派实验教师参加专题学习。
(五)各项科研课题教师加强原始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课题考核小组对日常检查情况作深入分析,及时反馈,然后拟定阶段性指导意见。
(六)学校定期组织研究成果评比活动,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教育刊物推荐优秀成果。
(七)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有关的研讨课并交相关资料(小组上有活动记录,上课教师有授课记录,听课教师有听课记录)
(八)每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期限原则上定为一年,若因研究的实际情况需提前或延期结题的,需向领导小组提出申请报告。
七、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一)经学校批准的科研课题,经检查考核完成科研任务,达到科研要求每学期末每位实验教师发给50元教育科研经费。
(二)在实验研究中开发出相关校本教材,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且经试用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给以一定奖励。
(三)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并能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被申报为上一级课题的给以一定奖励。
(四)与科研课题有关的论文在省、市、县级评选中获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在教育报刊上发表的每篇分别奖励60元、40元、20元(多人合著的只按一人计算)。
(五)完成阶段科研计划并已经结题的课题,科研成果显著,有结题报告,经考核小组考核、评估,给予一次性奖励。
(六)在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教学业务评比中获奖的学校亦给以相应奖励,奖励办法参照第四条。
(七)未完成科研任务的期末不再发给教育科研经费。
(八)以上各类教育科研补助、奖励由科研课题考核小组分类拟定考核、评估指标,负责具体评定。
八、附则
1、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本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若有补充,以补充规定为准。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思想和理念为指南,以学校规划为依据,努力让学校教科研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
二、达成目标
1、要以科研为动力,推动我校的整体层次提高;要以科研为载体,缔造一大批富有精湛教育艺术、能教能研的教师;要用科研的眼光,构建“一切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机制,全面充分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竭尽全力地在“实”字上下功夫,切实找到自己实践的问题,化问题为课题,深入落实过程性的研究,做着眼与问题解决的科研。拿出真实的富有成效的成果和经验,扎实地给自身和教育教学实践带来变化。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1.建立教育科研投入保障,保证教育科研工作的机制化运作。
2.教科研工作是一个学校品位的标志性工作之一,也应当成为一个教师成长成熟的标志之一。学校将加大教科研在教师考核中的含金量。
3.形成学校以教师总数20%以上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4.教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逐步构建系列校本课程体系。
5.五年内,校级、区级、市级立项和完成课题数、获奖数有新的突破,同时明确以校本教研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
6.“”期间,学校教师将通过科研,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以上,论文获奖每年度有所增长。
7.加大教科研与学科教学、教研组备课组相结合的支持力度。真正让大多数教师感受到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工作的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教育科研,能使我校,在诸多方面跨入先进学校行列。尤其是在制度创新、教育质量方面,成为同类学校的佼佼者,让教科研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新理念、新理论为依据,以实施主体性教育为目标,结合我校多年来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教育研究工作,注重实效,走有我校特色的教育科研路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科研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水平,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化,使学校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
三、工作要求
1.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教研兴师”为动力,统一认识,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新水平。
3.领导带头垂范,自觉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参与科研,从而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形成层层有课题、科科有课题的氛围。
4.以科研促教学,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每学年组织至少2次课题会议,各年级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汇报课、研讨课等各类公开教学活动。
5.积极参加市教育部门组织的课题研讨活动。以教科研理念、方法、手段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专题学习,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的普及,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和管理,负责学校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与指导,以及学校各项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和奖励。
2.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化。
制定《教科研实施方案》、《教科研管理及奖励制度》等。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促进我校教研工作迅速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3、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为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学校要认真开展以“助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名家助学。我校将邀请专家、行家来校作讲座与指导,从宏观上给教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自身师资资源,组织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定期为全校教师举办讲座或献课。从微观上感受新课程理念。
(2)激发自学。只有不断地汲取,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体会。
(3)交流互学。学习的个体是独立的,但集体的智慧常常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加强每政治学习,倡导为人师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利用教研组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法、教育理论等,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观摩名师优秀教学录像课。
4、搭好教研平台,建好教研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及教师队伍是提高教研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在“量”上抓好普及,在“质”上抓好提高。
(1)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对与会人员进行教研工作和教育理论的专门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的内行。
(2)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听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指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抓好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培养。学校给每位教师提供上公开课、说课、观摩优质课、汇报课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比较中健康成长,学校通过随堂课评价,促进教师认真上课,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中青年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方案,确定分层培养对象,认真组织实施成长方案,尽可能多地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名师。
方案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教科研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意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素养,开展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1、课题研究: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常识”的专题讲座、讨论,邀请专家指导和引领,力争有1~2个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围绕主课题立数个县级、校级子课题;做好自治区级、市级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科研常识,创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型校园。
2、教师培训:依据计划,按照以“整体推进、分层发展、协同优化”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大强度推进教师培训,20xx年做到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24课时以上,分层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达人均24课时以上。通过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力争每个专业30%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10%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专业骨干,5名以上教师成为石嘴山市学校知名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学校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
三、组织机构
组长:薛建
副组长:朱欣荣
成员:常江涛 韩瑞
四、具体措施和工作
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比如:开展学习教科研培训活动,每月两周星期五下午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形式多样。再比如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专家、领导来校指导,以教研组为单位一年外出学习一次。再如为教研组订阅《信息快教科研讯息报》,让教师了解教育最新信息。
2、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依据《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与工作条例》、《20xx年榆阳区教育局工作要点》和我校实际情况,修改完善《镇川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制订学校20xx年校本培训计划,将教科研有关工作序列化、常规化,“到什么点就做什么事”,利于教师早明确、早准备,提高科研工作质量。
3、普及课题研究常识,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意识
教师课题研究氛围不浓,极大原因是因为教师不懂、不会,觉得层次高深,难度系数大。如果普及课题研究常识,比如每位教师都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以及课题研究是解决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疑虑,是教学需求,是为有效教学服务,是为减轻教师负担服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何乐而不为呢?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师教育科研常识”专题系列讲座,做好石嘴山市xx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且及时向教师汇报课题研究内容及进程。邀请教科研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提高课题的可操作性。
4、以评比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校本学期开学第2个月进行新教师的汇报课展示,举行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说课技能竞赛,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案例、专业课教师技能操作评比,
在评比、竞赛中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
五、工作具体安排
1、理论业务学习:
a、每学期分发1本业务学习笔记,开放教师阅览室,为每位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搭建学习信息平台。
b、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科研培训的活动,邀请领导、专家来校进行《师《课题研究》、等专题讲座或校内教师教学研讨。
2、专业技能提高:
a、师徒结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强化青年教师的成长。
b、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展新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师的教学技能优质课、说课竞赛,教学设计、案例评比,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操作竞赛,开展教研组每月一节的研讨课,一学期两周的推门听课和课堂教学诊断课活动。
c、落实教师定期下外出培训工作。
d、邀请其他兄弟学校教师来校指导工作。
e、收集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汇编成册。
3、教研组建设
a、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周两节课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学习时间,每月两次教研组安排的组内交流课和评议。
b、外出学习:对于兄弟学校先进的、或具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各教研组组织一次外出学习和交流,回校后形成学习调查报告,并组织组内讨论学习。
c、学期末,各教研组对活动进行总结。
4、课题建设
a、开设“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系列专题讲座。
b、积极组织教研组、教师申报榆阳区、市级、自治区级的小型课题。
c、定期召开立项课题会议,做好课题的过程管理,收集、整理课题资料。
d、成立校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做好论文评审送交前的指导工作。
5、骨干教师培养
a、校内、校外结对培养。
b、“走出去”学习。
c、写教学反思,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6、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a、定期下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培训。
b、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拓展教学科研的研讨氛围。
7、评比
对于本次学校以上的校本培训为主的教科研活动中,评比出学期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4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xx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强化德育理念,构建全方位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成效,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全学科教学中。以《xx市第二中学学生管理条例》《xx市第二中学学生诚信管理条例》为依据,构建三个德育管理平台,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及志愿服务,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作重点及实施路径
(一)以思政课普及化和德育一体化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校推行思政课普及化的课程模式。根据德育课程一体化和新高考形势的要求,我校开发系列思政课程,在全校三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思政课。我校一直倡导师生学习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将其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和“平民情怀”,每个办公室和班级内悬挂主席像,坚持每年在毛主席诞辰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主动开展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道德情怀。
(二)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经上级批准,我校20xx年创建“xx市中学生志愿者协会”,以此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进社区、下工厂、疏导交通、宣传政策、感受农村生活、参与爱心工程,足迹遍布xx大地。以学生志愿服务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担当意识、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以“威海语文学科基地”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我校历史文化传承有序,其前身为“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就读的明德学堂,“明德”教育就成为我校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20__年中华孔子基金会在我校设立孔子学堂传承儒家思想,同时根据市教体局差异化发展的要求,我校争创指向人文类素养培育的特色高中,积极创建威海市语文学科基地,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形成鲜明的德育教育特色,让学生热爱传统优秀文化,陶冶精神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增加道德修养。
(四)以“威海市信用进校园”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
根据威海市信用“五进”工程的相关要求,我校制订师生诚信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完善信用管理考核办法,开展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并结合“xx市中学生志愿者协会”,“xx市中学生艺术教育协会”两个平台,开展系列的诚信奖励和信用修复活动。利用校园网、公众号等媒介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诚信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打造三个德育管理平台加强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
构建三个德育管理平台—二中学生日常管理平台、二中学生诚信管理平台、二中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实时记录、定期公示,并将其结果用于各级评优选先、综平招生等项目中。以学生自主管理、文明班级创建等形式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及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三个年级开齐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推送心理方面的文章、视频和课程资源;全体师生定期进行心理筛查,充分利用全员育人导师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周末社团活动,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建立学生心理互助小组,相互促进,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七)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
严格落实“1530”制度,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落实领导、安保值班管理,加强学生课间、宿舍、晚自习的安全监管,做到安全工作全覆盖。
(八)加强家校联系,发挥整合优势
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及时向社会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教育理念、推广教育举措;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学生等的教育、管理及建档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保障措施
健全领导机制,将全体教师纳入德育工作范畴,任命班级德育导师,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师德修养。通过校本培训,强化德育理念,加强教科研指导和过程管理,针对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将德育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考核方案,增强德育工作在教师评先评优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分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把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要点:
把劳动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难点:
文章要有开头和结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做家务的经过,把事情基本说清楚。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教学经过:
一、课前谈话,激发写作兴趣
1、聊聊自己在家里的生活情况,会哪些家务活并交流做家务的感受.
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你感到最困难、最有趣的是哪一次?遇到什么困难?出了什么洋相?是怎样克服和改进的?
2、要求写下你做家务的经过,你会怎么写?
学生自由发言
二、我们看看范例是怎样写的?(读范例,懂得写学做家务事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总结写作方法: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要求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老师归纳
写作内容:学着做的一件家务事
写作要求;把做事的'经过写清楚
注意事项:写之前要先想好
(1)写哪一件家务事?
(2)这件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做的?
(3)做的过程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了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3、选好内容后,请同学们自己定一个作文题目,开始动手写作
三、学生自己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作文,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文章连贯通顺
2、从劳动中获得快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经过
(一)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初步完成后,先同桌相互检查评论.
(二)再由学生推荐觉得写得好的文章,全班评议
1、用投影仪投影文章
过程有没有写清楚?开头和结尾有没有写好?学生自由提修改意见!
选出你觉得好的文章,说说好在哪里?
2、各自修改作文,再抄到作文本上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6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相关文件中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了贯彻上级部门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成立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和全体班主任2.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3.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我为美化校园添片绿”“我为净化校园出一份力”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同行,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浸入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孩子。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学生会和志愿者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六到七年级同学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八到九年级同学开展“每天做一件家务活”为主;第二学期,以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整理。
注意过程管理,重视资料收集和整理,做好活动资料归档入库工作。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区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
二、家务劳动目标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三、家务劳动基本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
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习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习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5年级]
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四、家务劳动实施途径
1.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习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学习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五、家务劳动评价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2、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劳动实践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不仅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德,更加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掌握本领和报效祖国的极大热情。
3、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
4、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要求
1、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必须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践应用。
2、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知识去思考理论问题;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加深和巩固基本知识的理解。
3、要掌握好重点并注意通用性,才有一定的针对性。
4、上课必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课堂笔记,应认真仔细,动手动脑,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实验科目,注意培养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纪律:
1、必须听从认课指导老师讲解,有疑问应先举手再提问,不能交头接耳。
2、未经允许,不可以互串座位,不准用硬物在桌子上刻画,未经允许不准翻动抽屉中物品。
3、必须按要求领取工具及实践器材。认真领悟线路图及内涵。
4、每张课桌的同学在未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邻桌或其他同学借用工具或器材。
5、每张课桌的同学应妥善保管好各自的工具及实践器材,防止损坏或丢失,如有以上现象应按价赔偿。
四、教学课时
共2小时,时间分配:安全教育10分钟,实际操作过程理论讲解约25分钟,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约60分钟,交流总结约15分钟,课间休息约10分钟。
五、教学用具和材料
1、制作衣架的材料、用具:十号铁丝、老虎钳、老虎凳、锤子。
2、安装自行车的零部件和用具:
⑴零部件:钢圈(含轮胎)、大杆、车把、镙丝、镙帽。
⑵用具:各种型号扳手、老虎钳、镙丝刀、打气筒。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让学生了解、认识制作衣架的材料、工具和衣架的制作程序。
②让学生了解、认识自行车的`零部件、工具和自行车安装程序。
2、难点:
①衣架的制作程序。
②自行车安装程序。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物质享受,同学们目前虽然还是学生,但有些简单的劳动还是能够胜任的,比如衣架的制作和自行车的安装,今天就让同学们自己来完成,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回答略)。
2、安全教育:同学们,在你们还没有动手操作之前,我先讲一下安全,这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你自己负责。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讲;制作衣架的同学每两人为一组,自行车安装的每五人为一组,同学们先坐下来听我讲解制作过程,然后再动手操作,在未制作之前请同学们不要动任何东西,在操作时也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不允许学生在课间随意离开座位走动或外出,更不能互相追逐打闹,还要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
3、讲述新课:简易衣架的制作:首先准备10号铁丝长98厘米,用小铁锤将铁丝锤直,右手握老虎钳,左手持铁丝,用老虎钳钳住铁丝的一端约9厘米处弯成大弯钩状,另一端约1.5厘米侧面弯曲成小钩,大钩以下约4厘米呈柱状,再将小钩钩住柱子的下端,然后衣架上面总长比下面约长4厘米,具体操作流程图(略)。
自行车安装:先将自行车大杆、前叉翻过来朝上→安装前轮→安装后轮→安装链条→安装支架→安装坐垫→安装前后闸→安装响铃、车锁→校正、镙丝紧固→打气→试骑。
4、课后小结评比:⑴首先将所有的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表扬或肯定制作较好的同学,找出制作不太理想的作品,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⑵对课堂中不遵守纪律的同学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⑶将各种表现特别好的同学上报给教育处。
八、工具验收、小结
清点所有教学用具,并将其重新放回指定的位置,将损坏的用具单独列出,及时补充用具,确保下次上课正常运行,留下部分学生打扫卫生,清洁课堂。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9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姚则坤同志任组长,主要负责养成教育工作的策划协调。成员由吴林、葛茂运等同志组成,主要负责养成教育具体工作的布置实施。
三、工作目标
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四、教育内容
为了使养成教育活动内容更贴切实际,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提出“养成十种好习惯”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走好路的习惯。上学、放学路队整齐有序,按照一路纵队行走,进出校门规范、有条理,避让走在前面的同学,不插队,不散队,坐车的同学上下车要注意队伍整齐,不争抢、不拥挤;不乱穿马路,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2、扫好地的习惯。每天自己要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做到洁净、有序;到学校后,要积极的负责班级的卫生情况,扫地时要先洒水,打开门窗,摆好桌椅和教室内的其他物品,有顺序的轻轻打扫,不能用力将地面的灰尘散布在教室里。
3、做好操的习惯。按时、按要求参加课间操、眼保健操,课间操集队做到快静齐,动作准确优美,规范,做操时不说话、不疯打闹,跟随指挥员的口令,认真、正规的做操;眼保健操要做到动作准确、到位,有力度,符合眼操标准。
4、上好课的习惯。课前准备好上课用的文具用品,要在上课铃响前进教室,上课时间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大胆发言,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多多请教,遵守课堂纪律,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不前后转头嬉闹,不做小动作,不打扰别他人,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5、读好书的习惯。认真阅读自己的教材课本和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图书室阅读对自己成长有作用的书籍和报刊资料等,学会使用班级中的图书角,多与他人交换书籍来阅读,多订阅有益的书籍报刊等,学会读好书、好读书。
6、写好字的习惯。用正确的姿势来写字,不趴着写、不靠近本子写,眼离书本要有一尺的.距离,胸离课桌一拳远,手握笔要有力,坐姿端正,一笔一划写到位,经常的加以练习,写出清晰漂亮的文字。
7、算好题的习惯。做题前应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审好题后按照要求来作答,看清题目内容,不急答、不慌答、不乱答,答题时要多想课本中类似该题的作答标准和方法,答题结束要再次阅读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比对,确保答题的准确度。
8、说好话的习惯。对待自己的长辈或者老师,要态度诚恳,轻声应和,不能大声叫喊或是顶撞;对待同学要语气和蔼,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遇到有困难的同学要耐心帮助,而不能对其大喊大叫;见到师长、客人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声音响亮。 ( )
9、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和同学攀比吃穿和学习用品;不向父母或长辈要压岁钱,零花钱;不在书本上乱写乱划,不浪费一张纸,用过的纸张不随意仍掉,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用途;不浪费水电,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龙头闭;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饭菜,不挑食,不偏食。
10、诚实有信的习惯。答应别人的事应当做到,难以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借东西要按期归还,损坏了要说明原因,并按价赔偿。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0
我校根据相关文件指导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中学初中部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劳动教育目标
(一)教师目标
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2.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3.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分年级学生目标
1.初一年级
(1)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及养护知识。初步掌握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2)了解各种养殖业的周期及经济价值。
(3)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家庭的生产劳动中。
(4)了解社会各行业的分类,对特定的行业从业者进行体验了解。
(5)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6)感受劳动的快乐,明白劳动的价值,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
2.初二年级
(1)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及简单的种植知识。
(2)能够独立完成动物养殖的一天管理,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家庭生产生活的决策中,并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4)对一些社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进行一天体验,并说出自己的感想。
(5)通过物理的学习,理解简单电路知识,了解简单家电的运行知识。
(6)增加学生对劳动生产持续性的认识,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3.初三年级
(1)掌握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并能独立完成某一种农作物的生产全过程。
(2)能掌握动物养殖的全过程,并可以独立养殖某一种动物一周。
(3)可以完全参与到家庭的生产生活中,并可以对家庭某项生产生活做出自己的决定。
(4)通过职业体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初步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几种职业。
(5)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拆装一些简单的家用电器。
(6)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课程规划
1.生活劳动教育以打理自己的生活为主,辅以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生活中基本技能教育。预计需要3-5课时。
2.生产劳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开展种植业及养殖业的劳动技能教育。预计需要8-10课时。
3.服务型劳动教育主要以职业体验为主,辅以参观工厂、医院等行业机构,提高学生的职业认识,树立职业理想。预计需要8-10课时。
三、组织实施
(一)中学初中部劳动教育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初中校长)
组员:劳动课教师
各科任教师及各班主任
(二)职责与分工
组长:负责劳动教育经费的来源及保障,负责与需要利用的社会资源的沟通。协调建立家、校、社齐抓共管机制。
副组长:负责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对实行过程中的全面管理及考核。辅助组长协调建立家、校、社齐抓共管机制。
组员:负责劳动教育的具体工作执行。 四、措施途径
(一)配齐配足劳动课教师,提高劳动教师专业水平。
(二)保障劳动教育经费的使用合理。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四)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浸入劳动教育。
(五)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六)丰富和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场所,如参观一些工厂、农场、机关单位等。
(七)聘请校外人员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等。
(八)请各级劳动模范等先进个人来学校做讲座,树立劳动榜样。
(九)协调建立家、校、社齐抓共管机制。 五、资源建设
(一)学校资源
1.利用学校的空地,提供一些农业种植的场地,让学生有劳动体验的'地方,让教师有讲授的“课堂”。
2.提供校内岗位的体验与实践机会。
3.联系参观体验,让学生对一些职业技能进行了解体验。
(二)家庭资源
1.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及农业生产劳动。
2.了解自己家庭的农业产出,并了解其的价格,计算自己家庭的农业总收入。父母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并可以让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
3.提供农业种植及动物养殖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并能够独立自主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劳动。
(三)社会资源
联系一些敬老院、福利院,让学生参观体验。 2.精选一些场馆让学生进行参观体验。
3.争取参观伊利、悠然牧业、阿拉坦农业公司的机会。
4.联系交警、公安、医院、车站等机构进行职业体验。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职于兼职相结合。
(二)聘请校外人员辅助。
七、劳动教育评价
劳动教育的评价要以实际劳动实践的课程为中心,但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平时表现评价(包含实际表现、劳动观念、自我评价、写实记录等)。
(二)学段综合评价(包括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考核、过程考核总结等)。
(三)劳动素养检测(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等)。
八、劳动教育宣传
(一)学校公众号
(二)学校宣传栏
(三)教师个人制作视频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1
一、活动目的: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为引导广大小学中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时间:8月下旬---9月中期
四、活动安排:
各校开展好“五个一”活动。
(1)上好《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抗日战争期间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优良的思想基础。
(2)开好一次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可以讲述抗战历史,播放一些视频、图片让学生观看,介绍一些抗战英雄人物,让学生讲一讲体会等。
(3)刊出一期宣传栏或黑板报。各校要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或教室黑板报,切实做好抗战历史的宣传工作。
(4)至少观看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通过观看抗战影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5)每位学生写出一篇观后感。通过习作,让学生尽情抒发情怀,洗涤心灵,激发学习动力,增强爱国之情。
五、活动要求:
1、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各校要做好活动资料、图片、录像的搜集和归档,为今后的资料建设提供条件。
3、中心校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影片观后感”征文评比。每所学校送中心校5―10篇征文参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适当的奖励。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远离网吧系列活动,教育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安全文明的上网习惯,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净土,让学生远离网吧,走进宽敞整洁的教室,回到温馨舒适的家,茁壮成长为“四有”新一代。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内容
本次中小学生远离网吧系列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有四项:
(一)、在全市各中小学校举办一次告别网吧活动主题家长会。
(二)、组织城区学校举办一次万名学生告别网吧签名仪式。
(三)、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把中小学生远离网吧教育活动向社区延伸。
四、活动具体安排
(一)3月下旬—6月,全市各中小学校举办一次告别网吧活动主题家长会。主题家长会以班为单位召开,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家长会召开的时间,时间要相对错开。告别网吧活动主题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班主任向学生家长介绍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二是邀请家长代表发言,既可用亲身经历讲述网吧对中小学生的严重危害,也可介绍教育孩子远离网吧的经验和方法,还可以提出家校联合教育学生的对策和办法;三是学校领导讲形势和要求;四是宣读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市教育局将邀请新闻媒体对告别网吧主题家长会进行跟踪报道,其中明光二中、三中和工小、实小为定点跟踪报道学校,这些学校要将本校主题家长会召开时间安排表报教育局中教科。
(二)9月—10月,在城区中小学举行万名中小学生告别网吧签名仪式。
1、签名仪式的主要内容:一是有关领导讲话;二是宣读给全市中小学生的倡议书;三是各校请一名学生代表作告别网吧宣誓发言;四是城区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初中一、二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学生和相应年级教师签名。
2、签名仪式会场的布置:主要有悬挂主席台横幅(ⅩⅩ学校学生告别网吧签名仪式)、条幅(珍爱生命、告别网吧、健康成长;向网络说你好、向网吧说再见)、音响设备、签名笔、签名布、邀请新闻媒体等。
(三)在远离网吧教育活动期间,全市各中小学校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各校要通过广播、录像、影视、板报、宣传栏、讲座、演讲、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形式,教育青少年学生分辨网络利弊,从我做起,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虚拟时空,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养成健康文明、安全有度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不健康网络信息及不良上网行为,远离网吧,健康成长。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教育局成立中小学远离网吧活动领导小组,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抓好中小学生远离网吧活动。
(二)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建立教育学生健康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的长效机制。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增强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正确利用网络的'能力和养成安全有度的上网习惯。
一是各学校要把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德育内容,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网络及上网安全知识教育。教育学生不要沉溺于网吧,要珍惜时间和光阴,珍爱生命与健康,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生命耗费在网络游戏或聊天中,要树立远大理想,建设祖国美好明天。
二是有校园网的学校要定时对学生开放,制定校园网的管理制度和开放时间表,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浏览和搜集有用信息,使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有用工具。
三是严肃校风校纪,“远离网吧”警钟长鸣。各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紧密配合,对学生在家和在校的时间进行有效地监控,同时在学生中建立相互监督的机制,教育学生严格自律,从我做起,远离网吧,勤奋学习,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3
一、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二、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三、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4、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5、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6、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7、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四、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
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
三是要循序渐进。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4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来源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们都希望学生听自己的话,学习认真刻苦。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大多是惩罚,训话,叫家长,停课反思等,方式真不少。学生害怕了,就会改正一部分错误,实际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学生内心真的认识到他的错误了吗?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老师了吗?他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刻苦学习吗?他的心灵平静吗?这些问题或许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它们实实在在存在着。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听老师的教育,在学习成绩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呢?师生心灵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了,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亲人,朋友谈心了,有共鸣了,还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还有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了吗?这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对这些问题不断的思考和实践,希望有一个系统的研究,获得一定的效果,从而对师生的共同发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目前的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探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师生心灵互动教育教学方式对师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来促进研究者本人和所带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做一个更称职更优秀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
对教育教学方式能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对师生心灵互动这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也希望师生心灵互动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能引起学校,社会,国家的关注,不仅让它停留在理论层面,能更好的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内容
师生心灵互动与教育教学效果研究这个课题,具体分解为三个子课题,分别是从教育教学中师生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来探讨,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具体如下:
1.当下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可以从课堂上和课下两个角度去观察和研究。
2.当下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可以从教师处理师生问题普遍采用的教育教学方式中去分析和探讨。
3.教育教学中处理师生问题有效的方式——师生心灵互动。进行全面探讨:什么是师生心灵互动,为什么要进行师生心灵互动,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心灵互动。对师生心灵互动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从分析教育教学中师生存在的问题为切入口,探讨问题是什么,接着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真正的原因有哪些,最后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师生心灵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如下具体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结合自己或者同行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处理师生问题的个别案例,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整理、对比、分析,总结,形成结论,从中发现问题及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
2.问卷调查法:运用精心设计的问卷,在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一年级的30多个班中,随机抽出两个班上的学生各50人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师生问题的方式的.看法。再将问卷结果进行归纳分类研究,分析总结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才是高效的,才是被广泛认可的。
3.比较研究法:拿当下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师生心灵互动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凸显后者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4.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师生心灵互动的相关资料,通过收集、分类、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鉴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观点,深人分析,创新对本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措施
1.利用寒假时间,收集自己和同行有关教育教学方式中,处理师生问题的典型案例,从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探讨师生问题解决的有效方式。
2.利用工作之余,读一些对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书籍,如《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告诉孩子,你真棒!》、《卡尔.威廉的教育全集》等,有利于研究的深入,理论水平的提高。
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在实践层面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4.在工作中,不断地向同行学习,进行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让自己不断地从一位普通的教师,上升为一位研究者,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为课题研究的成功在教师层面作出个体的努力。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5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
1、政策法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义之一,是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涵盖老年教育在内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国家《教育法》规定:“国家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进一步强调:“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级各类老年学校”。
2、老年教育特点
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及其对应指数是当代人类发展的基本因素和标示。发展老年教育与此密切相关。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自身的特点、规律,究其社会〃4 〃
属性和本质功能,同样要考虑影响人的自下而上发展因素。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其中,特别是要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把握办学方向和量度适宜的前提下,把公民性的.德智体美基本素质教育与老年人的求教、求学、求乐、求为有机结合起来,满足老年人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体现老年教育的特色和社会公益性。
3、发展办学需要
老年大学是实施和发展老年教育的主阵地,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为推进老年教育事业于20xx年颁发了《创建江西省老年大学(学校)示范校试行办法》,对办学中心环节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规范要求。本校历经(书法、国画)20年办学,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基础。据此,对照省示范校标准,从加强和完善教学工作入手,进一步地充实和拟制出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大纲、施教方案,并付诸施行.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6
一、指导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学校决定在十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内容:
1、书画、小报评展。
参加对象:七、八年级全体学生,欢迎九年级的同学踊跃参加。
a、书法分硬笔和软笔两项,字体不限。硬笔纸张由学校统一下发。软笔纸张由自己准备,尺寸要求:104㎝x75㎝、104㎝x35㎝、30㎝x75㎝、50㎝x75㎝,每班选送两份,于10月17日交教导处。
b、小报可以是手工制作或电脑制作,主题反映近年来祖国、家乡的建设成就或百姓安居乐业的精神风貌。纸张由自己准备,尺寸要求:42㎝x30㎝(a3纸)、39㎝x27㎝(8k纸),每班选送两份,于10月17日交教导处。
评委:
2、诗文朗诵比赛。
参加对象:七、八年级每班一个节目。
作品要求: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诗歌或散文。
比赛形式:人数不限,可配乐,磁带自备。
朗诵时间:3分钟以内。
报名时间:10月17日(周一)报教导处。
比赛时间:10月21日(周五)下午第三节。
比赛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主持人:
评委:
记分:
摄影:
3、主题班会观摩。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班会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交流,共同提高育人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决定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活动主题:弘扬爱国主义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7
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决定开展“美丽教师,美丽学生”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精神为指针,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打造一幅浓浓的现代“学习型”书香校园的`图画,使校园处处散发浓浓的书香味,塑造内涵丰富文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的
1、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2、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实施教师全员阅读计划,引导教师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信念,激发教师超越自我的热情,真正使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
3、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师生的人生底色,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读书口号
读书,让校园充满智慧!
四、活动措施
1、加强读书活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读书领导小组。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读书活动管理网络,指导检查学校教师的读书活动。
2、学习关于印发《白沙县x年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
3、细化师生读书计划,坚持做到”四个有“,即每学期有读书节,每月有读书主题,每周有读书课程,每天有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逐步建设书香校园。
4、在活动方式上采取推荐阅读与自选阅读结合的方式,在书目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实需要。
5、为保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学校准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举办一次以师德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活动。
五、读书活动安排:
1、三月份动员并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学校下发推荐书目和阅读篇目。
2、四月份启动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师读书活动。
3、六月举办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
4、九月举办一次以师德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
5、十月底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活动。
六、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8
为了积极响应省委、省教育厅的号召,贯彻落实《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因此,我校决定将在3、4月份推进“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使他们都能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一、活动宗旨
通过开展此次主题教育活动,让我校师生全面了解“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真切感知礼仪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中华礼仪之邦”的认识,从而能够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磨练品格、提升自我、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时间
3月1日-4月30日(为期八周)
三、活动内容
(一)“八礼四仪” 专题宣传活动
1、开展“八礼四仪”宣传活动。
组织广大学生认真阅读“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利用班队会、晨周会、国旗下讲话等契机加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想、有所悟,从而真正理解“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
2、“八礼四仪“齐诵读活动
利用我校“晨读”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八礼四仪”的具体内容,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熟记于心,将“八礼四仪”的内涵真正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中去。
3、发放“八礼四仪”告家长书
学校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印制学生“八礼四仪”手册、发放告家长书,广泛争取家长、社会的大力支持。
(二)“八礼四仪”征文评选活动
推荐有关弘扬“八礼四仪”的优秀文章和报道,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用文字来传达对“八礼四仪”的理解;用文字来赞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文字来编织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的美好希望,并在此次基础上评选出获奖选手。
(三)“八礼四仪”手抄报评选活动
在组织学生“知礼仪”的基础上,我校将举行一次“八礼四仪”手抄报评选活动。让学生动笔来描绘心中的“礼仪”,描绘中华礼仪之邦的宏伟蓝图;同时通过评选来让学生选出身边最美的“八礼四仪”手抄报进行张贴宣传。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将学礼仪的号角传递到家庭中去。
(四)“八礼四仪”主题队会活动
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会,号召全校师生举行一次“八礼四仪”的主题队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来谈谈为期一周的“学礼仪”活动,畅谈对“八礼四仪”的认识和感触,将本次活动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去。
四、评选表彰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部联合组织。届时,将组织专业老师对征文参赛作品进行评奖,对获奖学生及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推荐部分优秀作品投稿;对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优先推荐为先进。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希望各班主任、各班级认真执行本次活动的相关事宜,争取以此为契机,号召学生“学礼仪”,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2、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各班主任要根据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撰写优秀文章,参加征文比赛。要围绕活动主题,有机整合学校其他德育活动,开展富有新意、有创造性、深受学生喜爱的主题活动,促进活动内涵进一步深化。
3、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各班级要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抓好校内宣传,不留盲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知晓活动、参与活动。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19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XX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特制定《XX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示范性应用案例,建设具有本地特点的智慧校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全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围绕智慧环境、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六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智慧环境
1.校园网络。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生活等场所。支持视频点播、电视直播,电视电话会议及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多媒体运用。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长沙航天和一电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有线高清数字电视、IPTV网络互动电视、卫星电视系统工程设备。
⒉信息终端。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建有智能卡系统,提供校内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访客管理等应用服务。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3.智慧教室。教室配置多媒体交互设备,建设支持网络教学研究的录播教室、支持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智慧教室和学习体验中心。能实现教室、电子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控。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4.信息安全。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配备统一上网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互联互通。能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
(二)数字资源
1.资源开发。通过自建、引进、合作、共享等多种方式配备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资源和数字校本特色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数字资源能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
2.资源应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能有效运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学生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
3.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区域共享,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平台展示、共享优秀数字资源。
(三)信息素养
1.学生发展。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同时注重自制,不沉迷网络。
2.教师发展。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3.信息化领导力。校长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根据区域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思路,具有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
(四)融合创新
1.智慧教学。教师利用信息化备课支撑平台和数字资源进行电子备课或网络协同备课。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等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能采集、汇聚、整理、分析教与学过程的大数据,实现师生教与学双向适时反馈。
2.智慧管理。依托国家、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校园智慧管理,推动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实现办公、教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等智能化管理。
3.智慧服务。提供基于PC和移动端的家校互动平台服务,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交流。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家庭、社区和其他学校提供教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社会化公益服务。
(五)支撑保障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并按计划推进实施。
2.机构人员。学校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每门学科配备教师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
3.经费保障。财政部门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用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学校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更新和日常运维。开展校企等合作,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4.制度建设。学校建立教育信息化运营、管理和激励制度。
(六)特色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重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鼓励各校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智慧校园前沿研究、特色应用、突出成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打造亮点,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特色发展。
四、组织实施
(一)智慧校园建设是系统工程,需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教育、经信、财政部门协同推进建设。各地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纳入本级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大力推进。
(二)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负责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制度设计。制定下发全省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召开建设推进会,组织开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评选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统筹安排智慧校园建设奖补经费,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市、县和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奖励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智慧校园建设的日常具体工作。
(三)各市、县(市、区)教育、经信和财政部门要成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要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各地教育信息化机构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当地教育、经信和财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工作。
(五)学校是智慧校园建设主体,要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要制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长沙航天和一电子公司专业的校园电视系统设备供应商,提供完整的校园数字高清电视系统,IPTV网络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全套配套设备。
(六)智慧校园评估认定工作由教育、经信、财政部门联合开展,按照学校申报、县(市、区)审核、市评估、省抽查的程序进行。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定期开展抽查验收,评选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并给予奖励。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20
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规范。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浸入。依据上级要求,开好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浸入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浸入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10月——XX年11月)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规范,组织教师学习规范,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12月——XX年5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浸入。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浸入,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6月)
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届时我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教育科研实施方案 篇21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加强劳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4.在校外完成志愿服务。
三、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柩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二)师资建设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三)课程资源
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
学生的劳动技术基础差,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五)劳动场所
劳动场所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技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场所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室外卫生,部分教学楼、学校的部分绿化区和功能室都需要打扫,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打扫。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校园周边和港东公园,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五)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举行竞赛等方式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
四、主要工作安排:
1月份:寒假“学做小家长”活动。
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动。
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7、8月份:进行“七彩的夏日一一我来当当家”活动。 9月:开展“美丽教室”评比。
10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性劳动。
11月份:开展秋季卫生活动。
12月份:评选“劳动之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