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好文库范文大全内容页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

2024-03-03 01:54:01互联网范文大全手机版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具备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篇1)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现实生活经历,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联系实际生活。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消化系统组成的挂图、标有各个消化道名称的帽子

四、教学过程

(一)引用俗语,导入新课

引用俗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导入,引出人每天需要获取食物里的营养物质,那么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化和吸收”。

(二)新课教学,探索新知

1.消化道的组成

(1)ppt展示消化道各个组织的名称及其联系

组织学生看ppt上动态展示图,逐一将各个组织介绍出来,并且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出各个组织的联系(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口腔连接食道,食道连接胃,胃连接小肠,小肠连接大肠,最后由肛 门排除食物残渣。)好好文库发布 WwW.HaOhaOwenkU.COM

(2)活动一: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身身体,说出各个器官在人体的位置

由多媒体课件学习了消化吸收的各个组织之后,师生互动,分别找学生上台在自己身上大致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位置(胃在人体腹腔的左上方,肝脏位于人体腹腔的右上方,胰腺位于胃的下方,小肠位于人体的腹腔。

(3)活动二:拼图比赛

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些没有标注名称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每组派出两名代表进行拼结构图比赛。之后,师生共同点评每组的结果,最后教师评价与鼓励。

(4)活动三:观看视频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并要求学生看完之后回答问题:食物要流经哪些器官?

先由学生作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并适时引出消化道的概念。

2.再认消化道各个器官

角色扮演,巩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位置,适时针对每个器官逐一介绍。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7个标有各个器官的帽子,请7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5分钟准备时间,然后依照食物在人体消化时顺序介绍“自己”,看谁介绍的最准确。学生准备好之后,开始表演。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然后,请未参加的同学针对刚才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老师针对他们的评价以及收获展开对各个器官进一步的介绍。当学生谈到了小肠和胃时,教师就会进一步展示小肠、胃的结构图,并总结出小肠和胃的结构、位置和功能等。(小肠与胃的连接处有十二指肠,小肠全长5-7米,位于人体腹腔,它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场所。胃是消化道最膨胀的部分,像一个袋子一样,囊状结构,它里面有一些液体可以将食物初步消化,主要负责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

(三)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学生谈收获。想一想平时生活中都吃一些什么食物?这些食物都是分别到达什么器官被消化吸收的?与家人共同分享你的收获和感受。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篇2)

经过七年级生物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对生物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初中生物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才,而是为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并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基础。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而又贴近生活的例来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近生物学。例如:讲授生物细胞分裂时,将动物细胞的分裂比作揪面髻,将植物细胞的分裂比作垒墙,以体现二者的区别。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

由于是首次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对教材了解研究不够,使我这一学期的教学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在讲光合作用这一节时,课时的安排就很让我头疼。核心内容当然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但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的确需要一番统筹和安排。课后我对教学思路做了一番整理,觉得还是以光合作用的反应视为主线来安排要好一些。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又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的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还要紧扣课程标准。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其他的解释。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老师,我要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例如,我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篇3)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生物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生物课堂教学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结论,所以要求生物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组织学生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生物教学是灵活的,我们要适时根据课堂的情况科学地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组织的学习活动,作到有时、有度和可控。

生物教学要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命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理清知识的区别,找出知识的联系,打好生物基础,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有时简单的也可以画简笔画来进行知识的讲解,甚至肢体语言也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初学者的感性认识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思,充分理解,避免死读硬记。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篇4)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就能明白,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如何被人体吸收利用。由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很有兴致,学习主动性很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收获:

一、认真阅读,获得新知:

同学通过阅读书上第14页第一段,归纳、分析,可以自己总结: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功能,胃能吸收部分水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绝大部分养分物质被小肠吸收,这样不仅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学问要点,而且培育了同学的阅读、归纳总结力量。

二、通过小组的观看活动,同学获得直观的感知。同学分组观看鸡小肠的结构,直观感受为什么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初步体会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观看课件人小肠的结构,深化学问。前面同学已经直观了解了鸡小肠的结构,初步知道了为什么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再次观看热人小肠的结构图,同学能深化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顺当总结出小肠是吸收养分物质的主要器官的缘由:

1、小肠很长,5~6米。

2、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

3、皱襞外表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这些特点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使养分物质很简单被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由此,可以深化,生物的全部结构都和他们的功能相适应观念。

四、同学动手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激发了同学的爱好,更加深了对学问的把握和了解。

当然,教学中也有缺乏,在组织同学观看鸡小肠结构时,有的同学嫌脏不愿动手,有的可怕不动手,鼓舞、动员不到位。同学观看人的小肠时,观看挨次不对,不知从哪儿下手,总结观看结果,不会归纳,这还需要多培育他们的观看力量和归纳总结力量。最终的制作模型时,同学太兴奋,秩序有点儿乱,我还需要多学习组织同学的力量。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反思(篇5)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便于学生识记与理解。

(1)讲消化系统组成及其作用时,可以利用消化系统的解剖图,让学生结合经验识图,讨论各个器官的作用。这样从学生自身出发,可以激发学生了解自己的热情。

(2)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开始消化部位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把这节内容编成了顺口溜——口淀粉、胃蛋白、肠脂肪,便于学生记忆。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候,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我在讲课时候进行了实验改进。如取唾液时,我是这样让学生来取的:嗽口后,口腔微微张开,将舌尖顶住上颚,安静地想一些酸性的食物,约4-5分钟后口腔中会有唾液分泌出来,然后头微微向下倾斜,让唾液流入干净的烧杯中备用。

(4)在学习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主要器官时,我采用PPT形式,皱襞与小肠绒毛比较直观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上完这堂课后,我也发现了本堂课的许多不足之处。如对于本节课探究活动的组织还欠到位,虽然进行活动的同学在积极参与,但是坐在下面的部分学生在看热闹,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此外,在学生答题时,应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思考,而不是急于提醒和引导。

每一节课的设计老师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后,教师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总结,就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灵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