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优秀7篇
好好文库小编精心整理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希望这份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优秀7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1】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1盒粉笔)
师: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数出这盒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吗?(24支)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这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有4×6=24(支)]
师:2盒有多少支?怎样计算?[24×2=48(支)]
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刚才这道题?
(1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2盒这样的粉笔一共有多少支?)
师:谁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4×6=24(支) 求出1盒粉笔有多少支。
24×2=48(支) 求出2盒粉笔有多少支。
师:类似刚才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粉笔的活动,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探究新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2】
课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
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讲解。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4次0次8吨√
23次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
50次3次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4】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汇报信息:①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②每箱有12个保温壶。
(3)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一共卖了多少钱,还要知道什么信息?
(还要知道每个保温壶卖多少钱)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5】
(1)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后的结果。
①提问:45×12=540(元)表示什么?(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能卖多少钱,也就是一箱保温壶能卖的钱数)
540×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
②提问:12×5=60(个)表示什么?(每箱有12个保温壶,5箱一共有的保温壶的个数)
60×4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一共有60个保温壶,这些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
③45×12×5先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卖多少钱,再求5箱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
④12×5×45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这些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
(4)讨论:①和②这两种方法与③和④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汇报:①与③、②与④的解题思路是相同的,只是③和④分别是①和②两步计算合并的综合算式。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6】
设计说明:
教材要求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为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要求,特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1、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本节课是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因此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导入中安排了相关的复习题,旨在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明确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图中的信息表述出来,并指导学生如何在线段图上标出数据,根据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对信息的搜索、整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排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
3、课堂总结,学用结合。
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与体会,并和全班同学交流与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互相交流了心得与体会,更加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本节课的知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2、学生准备: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师:以前我们学习过的行程问题中有几个量,分别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你们还记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师: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铺垫,使学生深入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有关这几个数量关系的计算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搜集信息。(课件出示例5)、
(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汇报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
(知道了总路程和两个人的速度,求相遇的时间)、
2、阅读理解,整理信息
(1)、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师:为了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题意,你们有没有办法将题中的信息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来?
预设 生:可以画线段图来表示。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了画线段图的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试着画一画)、
师:题中还有很多其他信息,在线段图中又该怎样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自己先动手画一画,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画图,并与同学交流画法)、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在黑板上完成线段图,并提示学生将单位统一之后再画。
3、分析题意,尝试解答。
(1)、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师:观察线段图,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2)、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250m=0.25km 200m=0.2km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x=10
早上9:00出发,10分钟后是早上9:10。
答:两人在早上9:10相遇。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