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好文库范文大全内容页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

2024-06-19 16:39:02互联网范文大全手机版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优秀5篇

好好文库小编精心整理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希望这份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难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环节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创设情境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

2.速度

我们平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好好文库发布 WwW.HaOhaOwenkU.COM

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

【环节四】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

例题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①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②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③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自主解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二: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多媒体展示两个网球运动时频闪照片,提出问题:①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②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③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提示可以用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第一个网球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不变,我们成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用频闪摄影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加深学生记忆;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引出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平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km,求火车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总结提升,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m/s=3.6km/h

(二)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精选篇2)

一、思路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一般工作原理,热值。就堂而言,主要由五个活动组成,分两时进行

第一首先通过弯折铁丝活动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入手,与上一节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内容相呼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之间的异同。接着通过演示点火爆炸说明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为下面进行热机的教学进行了铺垫。然后重点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能量转化,而对柴油机和蒸气机则让学生阅读“信息库”,这样做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热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明的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二时通过比较质量相同的酒精、纸片充分燃烧时放热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热值的概念,并指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让学生认识到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采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静态图片与动画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有清楚地认识,以便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四冲程汽油机模型和

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点火爆炸演示

学生:铁丝

三、教学流程(第一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引入——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先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景:铁管靠在高速运转的砂轮上,观察到什么现象?汽车在加油站加油后在公路上行驶( 录象 )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被高速飞轮磨下的铁屑为什么会火花四溅? 汽车加了汽油或柴油燃料后是怎样使发动机工作的?今天的学习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学生观看、思考

使学生产生凝问,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新教学

1、学生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2、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应用——热机

4、生活 物理 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一根铁丝,将铁丝快速反复弯折铁丝七八次,触摸弯折处,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师:铁丝的温度升高,说明铁丝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

在玻璃筒中放入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注意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师:棉絮燃烧必须要达到它的着火点,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它的温度和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在刚才两个实验中,铁丝和棉絮增加的内能从何而?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你们还有什么方法使铁丝的温度升高?

师:同学们能否对大家所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并进一步分析铁丝的的内能从何而。

师:你们能再举出一些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

师:通过上一节学习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了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如果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能否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实现的?

师:事实证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师:(提出新的问题)做功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那么能否反过,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呢?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是不是于此呢?

师:演示实验——电子式火花发生器:

实验方法: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内滴入2-3滴酒精,在将盒盖盖紧,揿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观察发生的现象。

师:实验表明:酒精燃烧后的高温高压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的化学能 →燃气的内能→塞子的机械能

师:讨论、比较空气压缩引火与发射瓶塞这两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可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机械能与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师:酒精燃烧后的高温高压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机械能。这种转化有什么应用价值?

师: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提供动力装置。这类热力发动机叫热机。

信息快递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汽油机就是一种内燃式热机(内燃机)

师:同学们先观察汽油机的实物图和构造示意图(投影图片)

师:在了解如何工作之前,先了解一下汽油机主要部的名称

信息快递 部名称:

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

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演示实验(汽油机模型)

师:结合动画实验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以下四个冲程组成:

(1).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

(2).压缩冲程

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

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

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排出废气

师:想一想(ppt) 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 、 、 、 ;四个冲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

2、曲轴旋转 周,活塞往复 次;

3.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师:在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请同学们阅读本p51信息库中关于“柴油机”的内容。初步比较一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结构、工作过程的异同点,各自的优缺点及对应的用途。

师:人类社会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阅读本p45“热机的发展历程”

ppt图片

1.人类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

2.蒸汽机

3.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飞机

4.喷气发动机

5.火箭发动机

实验

回答: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学生观察实验

回答:看到燃烧的火光

回答:棉絮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回答:物体增加的内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回答的方法可能有:放在火上烧、放在热水、反复弯折、用砂皮摩擦、用铁锤锻打、放在太阳下晒等

回答并分类,教师评价。

热传递:火上烤、放入热水、晒太阳……→内能的转移过程,能的形式没有变。

做功:弯折、摩擦、锤打…… →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生:回答的实例可能有:檫燃火柴、钻木取火、拉锯条锯木头时发烫、搓手取暖、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的感觉、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壁发热等。

生:不能。

生:讨论观察的现象,分析能量的转化。

生:讨论

生:思考

阅读

观察

识别各组成部

观察并思考:

1、进气门、排气门的打开与关闭情况

2、活塞的运动方向

3、能量转化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中“想一想”,并选派代表借助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对全班同学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说明。

完成填空

阅读“信息库”中关于“柴油机”的内容,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异同点。

阅读本

(次数不能太多,否则会断。小心烫手。)

板书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热机发展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四、后实践与思考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打完后,摸一摸打气筒的外壁,会发现什么现象?你能否解释产生这现象的原因。

2、把打好气的轮胎放置一段时间,使轮胎里外的温度一致。然后将轮胎放气,同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喷出的气流中,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你将会有惊喜的发现。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可以观察喷气嘴旁是否出现了小水珠。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后实践与思考让学生领悟到:物理自生活。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精选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精选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请问:(1)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2)你认为这两种上楼做功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功率。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

人上高楼(如16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

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增强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

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功率概念的引入

回忆以前我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用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则可以把上式写成P=W/t(板书)

思考:类比速度的单位,功率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J/s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是为了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

在工程技术中,功率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它们与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换算关系:1kW=103W 1MW=106W

练习:结合速度的定义、计算和单位,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定义

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计算公式

单位

m/s km/h

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80W。

例题: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速度单位是距离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是m/s。功率的单位应该是功的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应该是J/s。

学生积极思考,完成表格。

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物体做的功多,但做功用的时间较长,功率不一定大,A错。物体做功时间短,但做的功太小,功率也不一定大,B错。物体做功越快,其含义是做相等的功用的时间短,或相等时间内做的功多,所以功率越大,C正确。物体做功时间长,而做的功如果太少,功率反而越小。

运用类比,从科学方法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研究类似问题提供方法上的帮助。

让学生区别做功快慢与做功多少,明白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功率的测量

上课铃响了,你和你的同伴都从一楼爬到了四楼,你们俩的功率谁的大?如何测量你们爬楼的功率?

思考:(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测出人的功率?(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进行测量)。

(2)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3)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4)设计出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重力G/N

台阶数n

一级台阶高度h/m

时间t/s

功率P/W

与同学合作,测量在不同情况下人的功率。

想一想:还有哪些简便的方法可以测出人的功率?(如跳绳、俯卧撑等)。

指导学生推导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由 和 可得

指出 对解决车、船的速度、功率、牵引力的问题较为方便。

计算时注意“F”的单位是N,“v”的单位是m/s,此时“P”的单位才是W。

公式 说明,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当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时,要减小其行进的速度。汽车爬坡时,司机采取的换挡减速的办法,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例题:一辆小轿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若该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6000N,求:(1)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少?

(2)5秒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

练习:一辆功率为45kW的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需要测量人的重力或质量G、一级台阶的高度h、跳过的台阶数n、所用的时间t。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磅秤、秒表、刻度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

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于表格中。

学生听讲并练习。

通过估测人体登楼的功率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会用公式 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9年级物理备课教案(精选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

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

(二)新课教学

如图1所示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那么运动的分子是 否也有动能呢?

结论: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称为分子动能。

如图2所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 那么,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结论: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间也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图(2)

(2)注意:

①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单独某个分子的动能或势能不能称为物体的内能。

②内能是由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为什么?)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在一给出简单的解释。

实验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出现

的白雾,并分析原因。

说明:瓶内原有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瓶内出现白雾

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减小, 温度减低所致。

实验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想一想:水壶盖被推起的原因是什么。

7、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物体的内 能越_____

3. 无论是冰冷的冰块,还是炽热的铁水,尽管它们温度相差很大,但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因而都具有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具有内能

4. 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随着增大

5.2003年10月15日,“长征2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载人飞船“神舟5号” 成功发射到太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近22小时后,载人返回舱脱离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安全着陆。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疾速下降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时,返回舱的( )

a、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