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好文库范文大全内容页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

2024-02-29 09:51:01互联网范文大全手机版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11篇)

对工作中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1)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创设情景或把活动内容用情节串联起来,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学习,以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耐力(定时跑)练习课中,我将枯燥单调的耐力训练设计成一堂情景课——“社会实践活动—秋游”,按照“准备→穿过小树林→爬山→登顶→欢庆(稍作休息)→下山→盘山公路→放松”的步骤进行教学,学生在练习中入境入情,有效避免了耐力跑的单调。

2、变学为“玩”,以玩促学。

在教学中,我把教材精心设计成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亲自“玩耍”,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滚翻和攀爬内容后,我设计了爬雪山——过草地——钻过火力网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我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编游戏演示,好的就拿来在课堂上供小朋友玩,这种方法更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另外,在课的开始时,我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习惯,而是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的小游戏,既有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

3、注重问题引导,培养创新精神。

我在课堂上经常以“问题”为核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我在课堂上拿出一根跳绳,要求学生利用这根跳绳做游戏,方法越多越好。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形式的绳游戏。有的把绳子系在腰间充当尾巴,玩捉尾巴的游戏;有的把绳当作蛇,拿在手里摇来摇去,做踩蛇尾游戏;还有的则用跳绳做各种形式的拔河游戏等,学生的兴趣特别高。这样的课堂形式看起来似乎有点乱,其实它有一个问题作为主线,这样不仅给了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也有些较内向的小朋友会想不出形式新颖的游戏,这时我会对他们进行个别引导帮助,或让他们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新游戏,分享他们的成果,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逐步使这部分小朋友的能力也得以提高,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享受到释疑后的乐趣。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2)

在上三年级投掷课时,我让学生通过投轻物、打活动目标、比赛与练习相结合、看谁投得远的反复练习,提高了同学们对投掷的积极兴趣,以直接兴趣为动力,情趣特点真实地决定了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用自制的投掷物进行练习,个个生龙活虎,尽情玩耍,学生们如此的兴奋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后我深受启发,要是在体育课中,我们能多采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易的器材,自己创编些新游戏。我相信,课堂一定更加精彩。通过到其他学校听课和在网上看教学视频,我个人认为给低年级学生上体育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小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小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2、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投得准、掷得远、打活动目标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体格健全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在这个项目的教学活动中,第一是没能更好的组织好学生的“玩”,不足之处之二是在学生练习中,未能对投掷的挥臂动作做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练习中

出现一味追求投准而忽略了肩上屈肘和用力挥臂的动作技术的现象。但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以及适时恰当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能初步认识了正确的投掷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在今后其他体育项目的教育中能更好的运用好“教”与“玩”,得花更大的精力去思考。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3)

走跑交替是小学体育(水平一)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要是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使本课充满活力,让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起来。课前我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红军长征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坚持到底,不怕困难。听了之后学生受到了鼓舞学习兴趣很高,充满了自信心。

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完成本课教学目标。课中我采用不同的行走姿势来培养学生行走能力。学生走起来很认真生怕走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受学生喜欢。课程过半我发现有的学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不按要求去走,我及时做以调整。通过走跑各种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一调整果然奏效,课堂又恢复了生机。学生们有开始兴高采烈的去练习了。本课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有时候不能按要求去完成本课任务。其次不足分组练习时纪律不是太好。

今后教学我一定在组织纪律方面上下功夫,把课堂教学上的有声有色。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在锻炼身体的乐趣中去。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4)

一年级已经上了半年的体育课,体育基本知识多多少少有点了解,跳是肯定会的,但是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不是很规范,所以需要老师教教。

准备活动时,整队的时候比较拖拉,不能做到快,静,齐,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就一个人傻傻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说明上课一点都没有听讲,就知道自己讲话,玩去了,以后要严禁这种事情发生。慢跑热身的时候,前面的同学会跑的很快,后面的赶前面的,导致整体速度都很快,还有的同学跑步的过程中喜欢讲话,跑的过程当中时不时出现一跑一停的现象,这很容易出现危险事情的,所以,跑步的时候要严重强调纪律。做准备活动时,有些同学不愿意做,感觉很无聊,没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还是没有领悟到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这以后要加强强调。

基本部分时,立定跳远,很多同学都在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还有少部分同学自己玩自己的,老师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领会,很多同学没有领会到动作要领,只顾着自己讲小话去了,之后练习的时候动作又不会做,老师需要加强管理纪律。游戏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很高涨,兴趣很积极,每个同学基本在游戏中学习到了一点东西,也加强锻炼了身体。但是有的同学自顾着玩去了,秩序不好,场面有点混乱。所以要把场面控制好。

放松活动时,有的同学还沉静在欢快的游戏中,没有认真做放松活动,放松活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时刻强调放松活动也是体育课的一部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部分同学基本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后纪律方面还需要加强。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5)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领域广泛开展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体育教学完全的否定,本文从体育教学的本职是运动技术的传习;中职体育教学目标无需与专业学科对接;强调学生的“学”不应贬低教师的“教”三个方面加以反思,对传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才能让改革少走弯路,加快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改在体育教学中的蓬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教材不断涌现,“创新”一词似乎成为主流。然而,改革的重要在于演进而不是突变:是继承和发扬,是摸索和试错,最后才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对传统加以否定,要认真地审视,不断地反思,才能加快改革的进程并少走弯路。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如此。

一、追求健康但也要回归体育教学本职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美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体育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服务是勿庸质疑的,但健康是一个大系统,追求健康也有很多种途径:养生保健、习惯饮食、居住环境、良好心态……体育教学也只是其中一种,每周2~3节体育课能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体育教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运动技术的传习。运动技术同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健康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职工作。毕竟学生来校上学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如果是为了健康,会所和俱乐部未必是一个坏的选择。

二、中职体育教学目标无需与专业学科对接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中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不同体育教学这一命题,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探讨,建立有中职特色的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专业学科服务,以就业为中心的思想并不科学。

首先,从学科划分来说各学科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人为造成的主副课之分其本身也不合理。学生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专业、非专业,主课、副科的划分无形中会剥夺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

其次,从体育的本质来说,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机械、模具等专业是生产性的,并不适宜作为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不把模具工人搬运工件的活动看做是体育运动的原因。体育是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后才会进行的个人余暇的活动。试想,一个工人在疲惫的工作后还会有心思去进行体育运动吗?

最后,从目标体系来看:国家的目标是尽快建成世界级体育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大批造就有美德有真知有健康的学生,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体育教学的目标自然就是系统地传习运动技术。终上所述,中职体育教学目标无需与专业学科对接。

三、强调学生的“学”不应贬低教师的“教”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这样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学生有一个由潜在的学习主体成为现实的学习主体的过程。根据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特殊方式,这种加工方式是通过以前的多次学习逐渐形成的,并且保存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指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各种表象、事件、判断与技能,即过去的经验与知识)而完成该信息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

从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成为现实的学习主体之前,教师的教更为重要。按先后来讲,教师先给予,学生后接受,不强调怎么更好的给予,反而去强调怎么接受,不因材施教,反过来因材替学,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学习,难道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其实,教师在“教”的同时本身也包含了对学生“学”的指导,名师出高徒就是教师“教力”的体现。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6)

我对体育课的量、密度以及课堂的组织教学抓得较紧,但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只重视追求课堂组织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心境和情绪的变化,造成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高。

体育课上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和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当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教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收效也大。反之,就会给体育课带来呆板的气氛,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滞塞学生思路,根据体育课的结构和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活跃气氛最好出现4——5次,基本部分为主课的高潮。为此,我还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示范时,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富有明显的节奏性。

此外,还应注意两点: 首先,教师(我)的口令要富有感染力。教师(我)的口令是体育课上的组织手段,根据课上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的不同,教师(我)的口令声音大小、强弱可灵活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控制课堂气氛。 其次,教学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课上精炼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无疑地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在教原地侧向推铅球这一动作技术时,由于最后用力环节语言叙述比较多,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可以归纳为六个字:蹬、转、送、挺、推、拨,这不但形象地叙述了用力顺序,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记得牢,兴趣高。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还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意见。

谢谢!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7)

体育事实上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有一定的水平就必须多加练习,体育课本来就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更为重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锻炼身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把兴趣作为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地出发点,上什么内容都应力求找出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成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创新的动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可以进行适当地评价,让同伴之间进一步地沟通,简单地说说他助跑直腿摆动跳高的动作掌握情况,为跳得更高作个准备。

感觉"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识。学生们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课件下载,多数学生主动热情,课堂发言落落大方、充满自信。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呈现师生、生生互动的富有活力的局面。下面浅谈几点感想。

一、明确目标,使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实验才会做到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

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动经常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整套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

三、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必须理性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课件下载生学会遵守规则。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独立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今后我一定会经常反思,用反思促进教学,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8)

从教几年,“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以人为本”、“健康体育”的理念,逐个渗透到我的教学思想。几种理念孰轻孰重,曾经令我迷惑。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项目,更乐意接受,枯燥的田径不学。从教师的角度看,挑自己拿手的项目教,危险的单、双杠、足球等项目少教,最好不教,避免麻烦。这样,娇生惯养的学生已失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健康的个体在体育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就成了我教学的目标。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能力的培养正是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以往乃至当前中学生体育能力,不难看出中学体育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教材、教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袭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对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以及独立自主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分强调“达标”及初中升学考试的体育项目检测,导致了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手段的体育,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体育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1、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

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力,使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

2、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随着体育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根据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学校体育现状,强化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3、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宽了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9)

记得在一次体育教师培训中,有专业老师说,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认为上体育课没有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慢跑。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也有老师说还得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与现代思想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要重视培养独立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于是我们有些教师由此认为体育教学要实现多项转变:由“重视学会”转变为“重视会学”;由“重视体育技能学习”转变为“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由“重视技能掌握”转变为“重视情感体验”。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等名目繁多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只要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在欢笑中度过就是成功的好课。

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的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总觉得体育课程改革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体实际指导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我们是不是真要天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进行体育训练与竞赛?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象我们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60多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不相同,更何况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赛跑、投掷等等。假如都依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堂活动课,在其他老师的眼里认为这是一堂“放羊课”。其实“放羊课”是特别难上的课。

所谓“放羊”,要有足够的“草”让“羊”吃,要有安全的场地让“羊”吃饱。象这类课我不敢上,一来让人看了似乎有些不务正业,让学生在操场疯玩,自己到处转悠、巡视。二来学校的环境有些不允许,一堂体育课,操场上班二个班算少的了,甚至有三个班在场地上。这儿跑去撞到人,那儿投球砸到人了,更别说其它项目。高喊了几年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打转,四列横队集合、慢跑、讲解示范等等。

一个人安静的时候仔细回味真是酸甜苦辣尽有。私下以为,不管怎样,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才是最好的。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10)

队列队形对一般的人来说是最基本、最起码的知识和技能,但对刚进校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体育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掌握是绝不容易的。我在这个学年担任一年级的教学,一年级的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到学校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对学校比较陌生,对体育课不了解,再加上好动,上课时给人的感觉非常混乱,尤如一盘散沙。前一天排好的队伍到第二天上课时就忘记了,不知道自己站在哪个位置,排个队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很难达到快、静、齐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低年级的队形整理课呢?我在试教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语言

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刚入学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即使最简单的动作如果要用专业术来说的话,他们肯定是听得一头雾水,所以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精简易懂,如:脚尖分开、脚跟并拢、眼看前方、挺胸抬头等等。这样学生也容易听懂,容易记忆。

二、示范

有时老师只要通过简单的动作示范,学生跟着模仿,便可以轻松的学会掌握动作要领。如在练习原地转法时老师可以借助手势知名学生要转的方向,避免了分辨方向时忽略了动作方法。

三、竞赛

适当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在竞争中可以激发团结协作精神。队列队形要求的是动作的正确性和节奏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正确动作,促进机体的正常发育。而比赛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正确适当的竞争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队列队形动作。

四、游戏

由于一般队列队形课会比较枯燥乏味,一年级的学生精神也不容易集中,所以一定要让他们集中精神上课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有时通过简单的游戏就可以达到目的。如在原地转法的教学中,我采用“听反口令”的简单游戏进行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哨子

由于体育课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所以每次上课时,一部分学生能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可有部分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甚至是上课铃响了他还在东张西望,不知道站队。于是我就告诉他们我的每一声哨音是做什么用的。如课前的一声长哨是赶快集合准备上课,课上练习过程中一声短哨是停止练习眼睛向老师这边看,接着一声哨在加招手是叫他们过来集合。

以上是我在上一年级队列队形课的几点体会。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于学生身体的形态发育至关重要,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一定要从主观上重视这一教学内容。

关于体育老师教学反思总结及感悟(精选篇11)

课后反思的内容很多,如课后主动征求学生对课的意见,对缺课学生了解其原因;当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需要时,考虑如何推广;当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需要时,应考虑如何改进;善于与同行交流与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等等。

实施课后反思后,教学发生了两个改变。

第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新理念、新教材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密切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情感需要,紧紧围绕“提出问题──实践研究──解决问题”这一主线开展各种师生互动,达到预期运动目标。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五要三不”。五要即:要尽量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率;要尽量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无边无际的运动空间;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要尽量宽容、对待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挫折、失败。三不即:不轻易否定学生;不挖苦、斥责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体育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不同构建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篮球》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原地拍球,手拍球的什么位置,球才能不断弹起;向前、向后运球,手要拍球的什么位置,才能实现前进、后退的目的。学生在自己感悟、交流中掌握了原地拍球、前后运球的技能,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同时,学生在小组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与人共处、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随后师生一起随音乐做游戏,营造出和谐、愉快、文明的学习气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情感。

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在实际评价中,以评价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认知与知识、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能力发展为主要评价目标,主要采取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的同时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小组评价的实施不仅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也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员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评价不仅是体育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评定,还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具体、准确的教学信息,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评价方法的改变,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课改革的发展,也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其中包括学习结果、学生的评价意见和家长的评价意见。综合评价的实施使我们的课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在进行课改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将会克服困难、勇于创造、大胆开拓,使学生在和谐、友爱、平等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同时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