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
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 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投影】
①200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理性质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
【演示】喷泉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好好文库收集 HtTps://WWw.HaoHaowenkU.cOm )
【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教师】没错,氨气的溶解度是非常大的,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溶于水后,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叫做氨水。但一水合氨又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化学性质
【教师】同学们继续思考,烧瓶内的液体变成红色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呈弱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同时也说明氨气也是一种碱性气体。
【教师】氨气也是气体当中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氨气的性质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氨气呢?
【学生】可以用湿润的红色试纸,如果气体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那就说明气体是氨气。
【教师】既然氨气是碱性气体,那么它是不是可以与酸反应呢?
【教师】演示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并尝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含有铵根的盐,我们就把它叫做铵盐。那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放出白烟呢?
【学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强挥发性。
3、铵盐的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自行阅读教材铵盐的性质部分,并讨论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并解释原因。
【学生】
①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②由于铵盐会和强碱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因此施用时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含铵根离子的试剂中加入强碱(常用氢氧化钠)并加热,如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可确定有铵根离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氨的性质
作业:课后搜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 精选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有关实验现象;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一般防锈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铁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铁史,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铁的化学性质。
2、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3、建立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三、突破难点措施:
通过比较铁与氧气反应,铁在干燥空气中、在水中、与空气和水接触的不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结论。
四、教学模式:
开放式“超前自学”教学模式。其基本环节是:学生开放学习--交流学习结果--师生总结评价--创新应用练习。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查阅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用:
常规仪器(略)、录像片、实物投影仪、图表、计算机。
七、提前准备工作:
1、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2、提前一周开始观察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八、教学过程:
(一)专题讨论,开阔视野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铁制成的?
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我国古代何时发现“湿法冶金”?
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状况如何?
(二)学习交流,总结评价
1、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回忆铁的物理性质:
_色,_态,_延展性,_传导性,硬度_,密度_,熔点_,沸点_,_磁化。
2、铁的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 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设疑导入] 铁在空气中呢?
[展示] 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与观察]
[分析与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启发与点拨]
1、铁锈的主要成份。
2、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相差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 避免铁生锈。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约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4, 可见钢铁防锈具有重要意义。
4、常见的防锈方法。
[分组实验]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启发点拨]
1、根据该性质可用铁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2、由该性质也可知使用铁制品应避免与酸接触。
[展示] 提前做好的铜树的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启发点拨] 铁制品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小结与概括] 你认为应该如何归纳铁的化学性质?
(三)议议练练,创新应用
[想想议议] 由上述铁的两条化学性质,结合以前所学的制氢方法,你对置换反应有 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诱导归纳]
1、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制出氢气。
2、同一金属(如铁)可以把不同酸(如盐酸、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 出来,制出氢气。
3、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练习与反馈] 把5.6克铁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 溶液的质量有无变 化?为什么?
[创新应用] 查阅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更先进的防锈蚀的方法?形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 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加深对乙醇、苯酚、乙醛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乙醇、苯酚、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及探讨性实验的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管、单孔橡皮塞、玻璃片、镊子、药匙、酒精灯、滤纸、小刀、火柴。
无水乙醇、乙醇、苯酚、苯酚稀溶液、10% NaOH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2% AgNO3溶液、2%氨水、FeCl3稀溶液、2% 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金属钠、铜丝、pH试纸、热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
[引言]
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乙醇、苯酚和乙醛的性质,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
[板书]一、乙醇的性质
[师]乙醇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生]
①和Na反应;
②发生催化氧化;
③发生消去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
1.乙醇与Na的反应
[师]请大家根据乙醇的性质以及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
1.乙醇和Na反应与H2O和Na反应相比谁快?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与Na反应生成H2?
3.如何证明乙醇与Na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它的酸性(或碱性)是如何引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水和Na反应快。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Na取代了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
2.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放出的气体,移开试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以听到爆鸣声。
3.滴入酚酞变红色,说明乙醇和钠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其显碱性的原因是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师]请大家动手做Na与乙醇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及生成溶液的碱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巡视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大试管中始终有大量的不溶物,起始反应剧烈,后来缓慢。
[指导]加入Na块过多,起初剧烈反应时生成的CH3COONa包在钠块表面,对乙醇和Na的反应有阻止作用。
[过渡]Na与H2O,Na与CH3CH2OH反应时现象、装置选择、原理过程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大家在完成实验报告中要重点加以比较。接下来我们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
[师]有机物的去氢、得氧都是发生氧化反应。乙醇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投影]原理:
[解释]在CuO的催化作用下,CH3CH2OH中-OH的氢原子,该碳上所连的H原子都易脱去,之后氧原子的一个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电子重新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新的C-O键。脱下的两个氢原子与CuO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分子。
[质疑]大家能否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乙醇脱氢氧化后形成乙醛呢?如何在加热的条件下提供CuO从而理解铜做催化剂的实质呢?
[生]铜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氧化铜。若浸没在乙醇中失去氧原子后变为红色的铜。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做为催化剂。
[师]那么针对我们的实验条件,大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操作,且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呢?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纷纷]
[生甲]把铜丝缠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伸进试管中。若效果不好,把铜丝缠成内径不同的同心螺旋管进行实验。
[生乙]把缠好的多层同心环螺旋管放在瓷管中加热,往上面滴酒精,反应后蒸气逸出后闻生成物的气味。
[师]肯定后,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补充说明:第一种方案要注意,乙醇量要少,否则生成的乙醛溶于乙醇后,不能逸出,不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若反复操作后效果会明显。
第二种方案,在实验时要控制乙醇的用量和滴入的速度,以及螺旋管的红热程度,一定要保证实验安全,谨防乙醇着火燃烧。
[生]通过点拨提示后,积极思考,探索可行性方案和操作技巧。多次实验后,安全可靠再向全班推广。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学生把乙醇约2 mL加入试管中,把铜丝缠绕成螺旋管后在酒精灯上加热氧化。伸入试管反应后闻气味。重复多次,效果明显。
2.有些学生没注意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致使底部铜丝一直保持红色。解释为:靠近焰心加热,氧化变黑的部分在灯芯高浓度酒精蒸气的作用下,又被还原为铜。这实际也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的一个实例。
3.利用瓷管实验的,注意从上部加盖单孔塞,单孔塞上装有滴管,滴入乙醇后,(滴时注意尽可能地将乙醇浇在铜丝圈上)移去滴管,集中闻气味。
[过渡]我们知道,羟基不仅是醇类的官能团,也是酚类的官能团,而且醇和酚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来实验验证苯酚的性质。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 精选篇4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课始检测
(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二、导入
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三、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四、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结构简式为:__
五、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六、分组实验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4、提问实验现象是?
5、归纳小结
实验、现象、结论。
水、分层、苯不溶于水。
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七、思考与交流
(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八、强调
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 精选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标,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
1、元素。
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